健康大課堂
【居家康復系列】戰“疫”期間,偏癱患者康復計劃(下)
由于疫情的特殊情況,很多偏癱患者可能沒有辦法到醫院堅持進行長期的康復治療,今天在這里為大家介紹一些簡單的方法,方便各位偏癱患者可以在家中做一些有效的家庭康復,保持現有的生活能力,為下一步有效的治療打好基礎。上一期我們教給大家腦卒中早期患者的一些康復方法,這期我們請來我科治療師王杰石來繼續教給大家一些訓練。
我們先把偏癱患者分為三類:不方便下床的臥床型、可以下床但是沒有步行能力的輪椅型和無論有無輔助可以進行自我行走的行走型。
臥床型
對于臥床型的病人無論他們有沒有自主動作,患者一般都表現為身體基本處于無活動狀態。我們每天都要給他做一些活動,如果患者能夠主動參與就更好了。
為了防止日后會出現嚴重影響康復進程的合并癥,如肺炎、褥瘡、骨化肌炎、腫脹、肌肉縮短、關節活動度受限、肩痛(肩袖損傷)、肩手綜合征、肩關節半脫位等。
活動方法從兩個方面入手:1、良肢位的擺放 2、關節主動/被動活動。
1良肢位的擺放
2關節活動
對于長期臥床型的病人,每天都要給他們進行至少兩次的關節活動,活動時間至少要20分鐘。方法如下:
1、肩關節的屈伸:如圖患者仰臥位,家屬或護理人員一只手抓住肘關節以下,另一只手抓住患者手腕與手掌,然后提起手臂如圖進行范圍運動,手臂舉高時應注意肩關節外旋,防止患者肩關節出現疼痛,運動范圍可根據患者感受和對側健肢來進行參考。
2、肩關節內旋和外旋:如圖中所示,盡量肩關節外展到90°。這個根據患者本人感受,肘關節屈曲到90°,前臂維持在正中姿勢。將你的拇指放在患者的拇指和食指之間握住患者的手和手腕,穩定住腕關節。另一只手拖住并固定肘關節。移動前臂旋轉上臂如圖中箭頭所示。
3、肩關節水平外展和內收:如圖患者的肩關節必須處于桌子邊緣以達到完全的水平外展,注意要外展時把肩關節外旋,可以防止疼痛,然后隨著將患者手臂移動向內測,可以輕度屈肘,動作要緩慢,注意患者本人的感受
4、肘關節屈伸:如圖所示手的位置與肩關節屈伸相同,只是動作針對肘關節進行屈伸。
5、前臂的旋前旋后:握住患者手腕,拇指和食指支撐手,其他手指和手掌穩定腕關節,另一只手穩定肘部,然后軸向旋轉前臂。
6、腕關節的屈伸和內外側偏移:對于所有腕關節動作,要以一只手抓住患者的手的手掌和手背,另一只手穩定住前臂。為了充分讓腕關節獲得活動范圍,要充分利用手指配合來調節患者腕關節四個方向上的活動,就像活動自己手腕一樣自由活動。如圖中所示的腕關節屈曲一般。
7、手腕的牽伸:為了盡量減少手指的張力,依次拉伸開各個手指和手掌關節,這對于緩解肌肉張力狀態有很大幫助。首先把手指拉直,然后依次向后拉伸手指手掌以及手腕,過程中要穩定各個手指關節,再去伸展腕關節,當患者感覺前臂有些拉伸時,便可以停下并保持10秒鐘,因為此時肌肉已被拉長。
8、髖關節和膝關節共同屈伸:用一只手的手掌和手指置于患者患側膝關節下方,另一只手置于腳跟下方,穩定并提舉患側下肢,充分向上屈曲髖關節和膝關節。
9、髖關節的外展和內收:一只手置于膝關節下面,另一只手置于腳跟下面,以提住整條腿,為了做到完全范圍內收,對側腿向外展開一點。然后兩手拖住整條腿內外滑動,過程中保持患者髖關節和膝關節伸直并不要旋轉。
10、踝關節背伸牽拉:一只手穩定踝關節,另一只手握住腳跟并把手臂抵在腳的底部。然后手把腳跟向外拉,手臂向里推,如圖中方向箭頭所示,拉伸小腿肌肉。
11、軀干的活動:前后向的屈伸,如圖所示將兩腿膝關節靠向胸部,一只手控制住腳,另一只手可以幫助腿向上屈曲,達到充分的腰部牽拉。
12、軀干的旋轉,將患者兩個膝蓋并攏,一只手向一側推動直到骨盆開始離開床面,另一只手穩定患者胸部,然后再換方向,為對側旋轉拉伸。整個過程中要注意患者感受,如果腰部出現疼痛,請不要過分拉伸。
說完肢體的活動,長期臥床的病人我們每天要保證他們有固定的坐位時間,建議可以分成5次左右的次數,坐位總時長建議至少2小時,如果對于比較容易眩暈的病人可以取30°左右的角度,后面靠著被或者軟墊。
輪椅型
那么對于輪椅型的患者,我們除了每天要做上述的肢體活動以外,建議能在幫助下每天站立幾次,總時長也盡量達到2小時左右。
行走型
對于行走型的患者,要求依然也比較簡單,上述的肢體活動每天要保持做,在安全的情況下保持每天都能走走路,因為現在我們不方便外出走路,所以可以在家中寬敞的地方進行適當的行走,如果行走環境不太方便,那么我們可以用坐起的的動作來代替。動作要求不需要太高,盡量做到站起來的過程中膝蓋不要超過腳尖就可以,如果不行,可以用手來輔助,拉著一個穩固的位置進行訓練。目的是為了保持我們的體能和心肺能力。
文獻引用:Therapeutic Exercise Foundations and Techniques FIFTH EDITION